当归多糖治疗小鼠乙醇性肝损伤中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变化及意义

贾书花 王 东 张宏峰 赖雅文 王改琴

解剖学杂志 ›› 2017, Vol. 40 ›› Issue (4) : 382-385.

解剖学杂志 ›› 2017, Vol. 40 ›› Issue (4) : 382-385.
论著

当归多糖治疗小鼠乙醇性肝损伤中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变化及意义

  •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治疗小鼠乙醇性肝损伤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通过一次性高浓度乙醇灌胃建立小鼠乙醇性肝损伤模型,之后连续腹腔注射当归多糖6d,血清生化检测MDA、SOD及GSH-Px,光镜观察肝形态结构变化。结果:小鼠乙醇性肝损伤后,血清MDA显著增高,SOD及GSH-Px显著下降,同时肝组织结构呈弥漫性脂肪变性损伤。用当归多糖治疗后,伴随肝组织结构的修复,血清MDA显著下降,SOD及GSH-Px增高。结论:当归多糖可通过阻断膜脂质过氧化起到保护肝细胞的作用,血清MDA、SOD及GSH-Px水平的变化对判断肝的损害程度、病情发展、评估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贾书花 王 东 张宏峰 赖雅文 王改琴. 当归多糖治疗小鼠乙醇性肝损伤中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变化及意义[J]. 解剖学杂志, 2017, 40(4): 382-385

66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