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5年, 第4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5-10-25
  
  • 全选
    |
    专家论坛
  • 张沂洲 崔慧先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体解剖学从人类对自身探索的实践中而产生。从古埃及的木乃伊制作到文艺复兴时期达· 芬奇的解剖素 描,从维萨里的《人体的构造》到现代数字解剖图谱,解剖学在医学进步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该学科的 发展史不仅反映了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更体现了人类对自身认知的不断深化。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 传统解剖学研究面临诸多挑战,其在医学体系中的定位与发展方向引发学界广泛思考。笔者从传统解剖学的实际 出发,结合历史演进与现代医学需求,探讨人体解剖学研究的新路径,强调临床应用解剖学的重要价值,分析人 体解剖学与外科学的协同发展关系,并展望现代技术赋能下人体解剖学研究的未来方向,为人体解剖学研究的创 新发展提供思路。
  • 论著
  • 史 可 何晨召 陈 亮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本研究旨在系统解析颞叶联合皮质(TeA)的上下游神经环路连接模式,阐明其上游脑区与初级听 觉皮质(Au1)的不同。方法: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在成年C57BL/6J 野生型小鼠TeA和Au1 注射AAV2/retrohSyn- mCherry 进行逆行示踪,定量分析上游神经元的分布。在TeA注射HSV1-H129 进行顺行示踪,分析其下游 投射脑区。结果:Au1 和TeA均接受广泛的上游传入,包括同侧和对侧听觉皮质、丘脑和其他皮质传入;与Au1 相比,TeA 接受更多来自边缘系统和内嗅皮质传入。传出投射显示TeA输出至听觉皮质、听觉丘脑、杏仁核、脑 桥核等脑区。结论:与Au1 相比,TeA作为多感觉整合枢纽接受更多来自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传入,并广泛投射 至情绪、运动和感觉调控相关脑区,提示其在感觉- 运动整合中发挥关键作用。
  • 陈鼎则 万蕾蕾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AdipoRon 对牙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利用一体式钛种植体构建兔牙种 植体模型,分为对照组与AdipoRon 给药组;将兔骨髓单核细胞诱导为M2型巨噬细胞,同样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 采用CCK-8 实验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 实验检测细胞迁移,ELISA 检测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3 (IL-13)水平,RT-qPCR 检测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i67、白细胞介 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免疫印迹检测AMP依赖的蛋白 激酶(AMPK)及其磷酸化、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核转录因子-κB(NF-κB) p65 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dipoRon 给药组模型兔的牙种植体周围炎症显著减轻,骨整合明显增加; 牙周组织中IL-4 与IL-13 水平显著增高,AdipoRon 促进了M2型巨噬细胞的活力与迁移能力;此外,AdipoRon 显著增加了磷酸化AMPK(p-AMPK)、Sirt1 以及IκB的表达,抑制了磷酸化NF-κB p65 的入核,并显著降低了 NF-κB通路下游因子IL-1、IL-6 与TNF-α 的mRNA水平。结论:AdipoRon 能促进M2型巨噬细胞增殖与迁移,同 时通过激活AMPK/Sirt1 通路抑制了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改善牙种植体周围炎。
  • 刘 洋 王伟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橘皮素(TAN)调节Ras 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 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OCK) 信号通路对高糖(HG)诱导的滋养层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HTR8-SVneo), 分为对照组( 常规培养)、HG组(25 mmol/L 葡萄糖)、高糖基础上的L-TAN、M-TAN、H-TAN组(25、50、 100 μg/mL 橘皮素)和PMA组(100 μg/mL 橘皮素+100 ng/mL RhoA/ROCK 信号通路激活剂PMA)。MTT法和平 板克隆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ELISA 检测各组白细胞介素(IL)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 IL-8 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检测各组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相关蛋白 (Bcl-2、Bax、cleaved caspase-3)及RhoA/ROC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RhoA、ROCK)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HG组HTR8-SVneo 细胞的A490、克隆数、PCNA、Bcl-2 蛋白表达降低,IL-1β、TNF-α、IL-6、IL-8、细胞凋亡率、 cleaved caspase-3、Bax、RhoA、ROCK蛋白表达升高;与HG组相比,L-TAN组、M-TAN组、H-TAN组细胞的 A490、克隆数、PCNA、Bcl-2 蛋白表达升高,而IL-1β、TNF-α、IL-6、IL-8、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 Bax、RhoA、ROCK蛋白表达降低;与H-TAN组相比,PMA组细胞的A490、克隆数、PCNA、Bcl-2 蛋白表达降低, 而IL-1β、TNF-α、IL-6、IL-8、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Bax、RhoA、ROCK蛋白表达升高。结论: 橘 皮素可能是通过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减轻高糖诱导的滋养层细胞的炎症反应,进而促进细胞增殖,抑制 细胞凋亡。
  • 徐国超 万千帆 刘银霞 曹 洋 杨 丹 许键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红花注射液改善糖尿病雄性大鼠睾丸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比较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睾丸质量,睾丸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 含量,睾丸组织的结构、细胞形态、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 精神状态较差,毛色晦暗发黄,饮食量及二便增多,睾丸质量显著减轻,睾丸组织内SOD含量显著降低、MDA 含量显著升高,光镜下见睾丸各级生精细胞减少、排列紊乱,生精细胞PCNA阳性细胞率减少。与模型组比较, 治疗组大鼠反应较敏捷,毛色轻度晦暗发黄,饮食及尿量减少,睾丸质量较大,睾丸组织内SOD含量有所提高、 MDA含量显著下降,光镜下睾丸形态学病变减轻,生精细胞PCNA阳性细胞率升高。结论:红花注射液可改善 糖尿病所致的雄性大鼠睾丸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控氧化应激系统中MDA、SOD等含量有关。
  • 杨 丽 曲海霞 武 明 段志祥 李雁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调节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3(NLRP3)/ 白细胞介素(IL)-1β 通路对脓毒症心肌 损伤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盲肠结扎穿孔术(CLP)组、对照组、瑞马唑仑低浓度组、瑞马唑仑高浓度组、 氨苄西林组、瑞马唑仑高浓度+NLRP3激活剂(DDC)组。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小鼠均需通过CLP构建脓毒症模 型。建模成功后给药,给药1 d 1 次,持续2 d。检测小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的变化; ELISA 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MB)、肌钙蛋白(cTnI)水平及心肌组织中IL-6、IL-18、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H-E 染色检测心肌病理;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组织中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检测 心肌组织中p53、Bcl-2 关联X蛋白(Bax)、NLRP3、IL-1β 蛋白表达。结果:瑞马唑仑可改善小鼠心肌损伤,升 高LVEF、LVFS,降低血清中LDH、CK-MB、cTnI 水平、心肌组织中IL-6、IL-18、TNF-α 水平、细胞凋亡率及 p53、Bax、NLRP3、IL-1β 蛋白表达;DDC可逆转高浓度瑞马唑仑对脓毒症心肌损伤小鼠炎症及细胞凋亡的抑制 作用。结论:瑞马唑仑可能通过抑制NLRP3/IL-1β 通路改善脓毒症心肌损伤小鼠炎症及细胞凋亡。
  • 闫振宇 郭 锰 杨 然 苏 博 张海燕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泛素样含PHD和环指结构域蛋白1(UHRF1)、血小板反应蛋白2(THBS2)、B细胞易位基因 2(BTG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 年3 月—2019 年6 月于本院进 行治疗的113 例卵巢癌患者的癌组织以及距离癌组织>5 cm的正常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癌组织 以及癌旁组织中UHRF1、THBS2、BTG2的阳性表达率,分析卵巢癌患者癌组织中UHRF1、THBS2和BTG2表 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绘制Kaplan-Meier 生存曲线,分析卵巢癌患者癌组织中UHRF1、THBS2和BTG2表 达与预后生存率的关系,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的UHRF1、THBS2和BTG2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Cox 回归分析卵巢 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卵巢癌组织UHRF1、THBS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BTG2的阳 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卵巢癌患者癌组织UHRF1、THBS2和BTG2的表达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 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UHRF1和THBS2阳性表达组的5 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BTG2阳性表 达组的5 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预后不良组的FIGO 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UHRF1、 THBS2和BTG2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 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UHRF1、THBS2和BTG2是 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卵巢癌患者癌组织中UHRF1和THBS2阳性表达率明显上升,BTG2的 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三者的表达与病理参数FIGO 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以及预后5 年生存率均密切相关, 且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 张红兵 陈 战 高 昶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能否通过circ_0085616/miR-338-3p 影响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方法:RTqPCR 法检测甲状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中circ_0085616、miR-338-3p 的表达量;采用Pearson 法分析甲状腺癌组织 中circ_0085616、miR-338-3p 表达量的相关性;体外培养人甲状腺癌细胞SW579,不同剂量的青蒿琥酯处理细胞, si-NC、si-circ_0085616、pcDNA、pcDNA-circ_0085616 分别转染至SW579细胞, 其中转染pcDNA、pcDNAcirc_ 0085616 后加入青蒿琥酯90 μmol/L ;CCK-8 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 实验、免疫印迹分别检测细 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及蛋白表达变化;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RNA pull-down 实验和RNA免疫沉淀实 验验证circ_0085616 与miR-338-3p 的靶向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甲状腺癌组织中circ_0085616 的表达 量升高,miR-338-3p 的表达量降低;circ_0085616 与miR-338-3p 呈负相关;青蒿琥酯可降低circ_0085616 的表 达量和N-cadherin 蛋白水平,减少集落形成数、迁移和侵袭细胞数,而细胞增殖抑制率、miR-338-3p 的表达量及 E-cadherin 蛋白水平升高;circ_0085616 可靶向调控miR-338-3p 的表达;转染si-circ_0085616 可抑制细胞增殖、 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转染pcDNA-circ_0085616 可减弱青蒿琥酯对SW579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 的抑制作用。结论:青蒿琥酯可通过调控circ_0085616/miR-338-3p 表达,抑制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 刘媛媛 邰国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异鼠李素(ISO)对食管癌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人食管癌 EC109 细胞分为对照组,低、中、高浓度异鼠李素(ISO-L、ISO-M、ISO-H)组以及ISO-H + KI696 组。CCK-8 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 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EC109 细胞凋亡率;RT-qPCR 检测p62、 Kelch 样ECH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红细胞相关因子2(Nrf2)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检测p62、 Keap1、Nrf2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SO 处理组的细胞增殖率、侵袭能力、p62、Nrf2 mRNA及 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Keap1 mRNA 及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且变化随着ISO 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但Keap1-Nrf2 轴抑制剂KI696 可逆转ISO 对食管癌细胞增殖率以及侵袭能力的降低作用。结论:ISO 可通过抑制 p62 表达、促进Keap1 对Nrf2 的负向调控,减少食管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并促进其凋亡。
  • 李 萍 郑亚男 张吉欣 李 璐 孙弟波 王一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Rab25 过表达对直肠癌细胞HCT116 生长、侵袭、迁移以及JAK2/STAT3 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HCT116 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pcDNA组和Rab25 组。RT-qPCR 检测细胞Rab25 mRNA水平;克隆形成实验检 测细胞增殖;Transwell 检测细胞侵袭;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免疫印迹检测Ki67、Survivin、JAK2、p-JAK2、 STAT3 和p-STAT3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ab25 组Rab25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克隆形成数显著降低,Ki67、Survivin 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侵袭细胞数显著降低,划痕愈合率显著降低,p-JAK2/ JAK2、p-STAT3/STAT3 比值显著降低,以上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ab25 过表达抑制HCT116 细胞 增殖、侵袭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 信号通路有关。
  • 罗一帆 邵 琛 卢 俊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REM)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信 号通路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REM低剂 量(REM-L)组、高剂量(REM-H)组和高剂量组+ 重组蛋白HMGB1(REM-H+rHMGB1)组,腰5 神经结扎建 立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检测大鼠疼痛行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10 水 平、脊髓背角神经组织病理损伤、神经元凋亡、HMGB1 mRNA和RAGE mRNA表达及HMGB1、RAGE、核因 子-κB(NF-κB)、磷酸化NF-κB(p-NF-κB)、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 相关X蛋白(Bax)蛋白水平。结 果:REM-L和REM-H处理后,缩爪阈值和热敏潜伏期、IL-10、Bcl-2 水平升高,TNF-α、IL-1β、神经元凋亡 率、HMGB1和RAGE mRNA和蛋白、p-NF-κB/NF-κB、Bax 表达降低;重组蛋白rHMGB1可部分逆转REM对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治疗作用。结论:REM可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神经组织损伤,可能与抑制 HMGB1-RAGE信号通路有关。
  • 综述
  • 陈俊澳 王晓博 符 辉 唐寅之 曹天一 唐成海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少突胶质细胞(OLs)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包裹神经元轴突形成髓鞘,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通过影响OLs 的分化和成熟进而影响髓鞘的生成和再生。该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包括癌症、神经 退行性疾病以及髓鞘发育、再生异常等。笔者基于近年来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与OLs 发育和髓鞘再生的相关 研究,综述了该通路在OLs 发育和髓鞘再生过程中的调节机制,并总结相关调控因子及潜在治疗靶点。
  • 教学研究
  • 程志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工智能(AI)技术的革新为医学教育注入新动能。笔者聚焦高职医卫类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痛点,探索 AI 在三维建模、虚拟实验、个性化学习中的具体应用:①基于人体解剖学章节细化的AI 方案,提升学生的结构 辨识能力;②轻量化VR/AR工具降低资源依赖,提升校际共享率;③ AI 构建的“结构- 功能- 临床”知识网络提 高学生临床决策能力。同时针对数据安全、技术普及性问题提出分级应用策略,为AI 赋能医学教育提供实证参考。
  • 霍奕鸣 张 涛 黄 超 张 喜 蔺海燕 郭金萍 潘昌霖 杨玉洁 刘 琛 乔 梁 刘 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ARCS动机模型由注意(attention)、相关(relevance)、自信(confidence)和满足(satisfaction)4 个要素 构成。本研究将该模型融入基于云班课平台的系统解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并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组和 对照组学生的综合成绩,评估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平均分、优良率和及格率均显著高 于对照组,不及格率显著下降。因此,基于ARCS模型构建的系统解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 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蔺海燕 邱丽娟 任为民 张 喜 刘 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总结现有的局部解剖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方式与途径的现状,提出从课程安排、课程内容与实 施、课程意义、课堂教学参与人员4 个维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结合局部解剖学的授课实践加以论证,分析其 实施、框架和局限性,为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提供思考方向和路径。
  • 田洪艳 张 骏 许 娜 康 晶 刘忠平 赵东海 徐 冶 窦肇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索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以期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同频共振。以本校2022 级和 2023 级临床医学本科班学生为研究对象,编写课程思政教学案例85 个。构建9 阶推进融合教学策略和“两段两 性”协同育人评价方式。采用SPSS 23.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学生对思政元素融入的感受情况调查问卷结果显示, 94%以上的学生能够感受到思政元素的融入。与学期前1/3 阶段相比,2 个年级学生学期末阶段的自我评价均有 明显提升;学期前1/3 阶段的组内互评,可以发现分数处于平均分以下的学生,从而实现教学精准帮扶。编写“三 基”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集,解决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学校基层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度不充分的问题;构 建9 阶推进融合教学策略,解决了课程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内容的融合方式不协调问题;构建“两段两性”协同 育人评价方式,解决了课程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的评价方式不协同问题。
  • 刘 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推进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将科研教学理念融入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成为教学创新的 重要方向。该课程兼具理论深度与科研相关性,为开展科研导向教学提供良好基础。本研究基于“科研反哺教学” 理念,探索在教学中引入科学热点问题、科技文献导读和跨学科任务驱动等教学策略,强化学生科研意识与逻辑 思维能力。课程设计同时结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资源,拓展第二课堂与专题讨论形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与批判 性思维。本方案旨在通过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系统更新,为构建医学基础课程中的科研教学模式提供可行路径,助 力医学创新型人才培养。
  • 魏慧平 周 薇 杨 杰 李勇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比国际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线上、线下教学效果,完善课程设计、提高学习效率。选取本校 2019 级临床专业国际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OBE)设计教学,通过调查问卷、形成性评 价及终结性评价分析对比效果。结合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线上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主观察数字切片; 线下基于数码互动系统实现学生深度参与式、讨论式教学。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多数学生沟通交流、解决问题、 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升;绝大部分学生希望采用线下教学。形成性评价显示2 组均具备较高的课堂参与度。 终结性评价显示,线下教学组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高于线上教学组。基于OBE理念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 效果较好;线下较线上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习 兴趣,掌握实验操作,培养综合素质,提升学 习效果。
  • 崔珈衔 王 颖 李雅静 耿世佳 徐伟明 王志强 李筱贺 恩和吉日嘎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可视化分析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思政研究的热点、现状和趋势,为我国医学院校该门课程开展课程思 政研究提供参考。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截止2024 年9 月全部关于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思政的相关文献,使 用CiteSpace 6.2R.3 和VOSviewer 1.6.20以及Excel 2021 软件对收录文献进行可视化研究,得到年发文量、作 者发文量、作者共现图、关键词可视化分析等数据。 结果显示, 共检索81 篇文献,我国各医学院校组织 学与胚胎学课程思政研究发文量自2019 年起逐年增 加。《解剖学杂志》发文量最高,占总发文量11.11%, 发文量最高的作者占3.70%,发文量最高的机构占4.94%。已形成核心作者群较少,作者呈现较为分散。关键词的可视化研究,显示“课程育人”“ 立德树人”为 课程思政研究的主要热点和研究趋势。在立德树人的总目标下,加强核心作者群合作,以及多机构间协同育人策 略,多角度拓宽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思政研究视野和方向。
  • 任为民 闻 娟 张 嵬 林志永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调查,评估军医大学研究生对课程体系、教学实施及效果的体验与满意度,聚焦解剖 学相关课程,发现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以持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更好服务于军事医学人才培养需求。 研究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485 名涵盖多学科、覆盖多个研究方向的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军医 大学研究生对课程教学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方面存在改进需求。军医大 学需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丰富教学方法,并在解剖学等课程中深度融合军事医学需求,以更有效 地赋能研究生解决军事医学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
  • 变异畸形
  • 龚达聪 司文霞 黄海龙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西艾力·玉素甫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颜培婧 翟子涵 沃 雁 李晓童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简讯
  •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