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4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4-06-25
  

  • 全选
    |
    专家论坛
  • 刘 真 李振中
    解剖学杂志. 2024, 47(3): 191-1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1633.2024.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神经元- 胶质细胞间通讯是维持整个神经系统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神经系统细胞间通讯可通过神经递质、 突触、旁分泌信号、细胞外囊泡以及离子通道等机制得以实现。随着近年各种新技术的出现,神经元与胶质细胞 间新的通讯方式逐渐被发现。隧道纳米管(TNTs)这一动态的细胞间连接结构的发现,让人们认识到神经系统细 胞间的蛋白质转移、离子运输、细胞器转运和信号传输等新的通讯方式。利用光遗传学技术刺激胶质细胞不仅可 以调控中枢神经系统(CNS)神经元- 胶质细胞间的通讯,也为周围神经系统(PNS)的神经纤维提供结构支持。 最近,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对神经元- 胶质细胞间通讯的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入,在将来可能构建出整个 神经系统单细胞层面细胞间通讯网络的图景。根据上述研究背景,笔者介绍CNS和PNS的神经元与不同的胶质 细胞间通讯的最新研究进展,这对认识神经系统的复杂功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 论著
  • 刘 婷 刘 军
    解剖学杂志. 2024, 47(3): 195-1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1633.2024.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胎盘胎儿侧与母体侧功能是否存在差异以及这两部分功能变化与孕周的相关性。方法:采 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技术(IVIM),分别采集75 例妊娠23~40 周胎盘母体侧与胎儿侧的灌注分数f,扩 散系数D和伪扩散系数D*的数据。通过Wilcoxon 配对符号秩和检验比较胎盘母体侧与胎儿侧IVIM 参数的差 异,并采用回归方法进行曲线估计及曲线拟合分析胎儿侧和母体侧数据与孕周的相关性。结果:胎盘母体侧与 胎儿侧的灌注分数f,扩散系数D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母体侧灌注分数f-out(y)与孕周(x)具有相 关性,呈现二次曲线相关,曲线拟合优度R2 为0.121,方程式为y=0.635-0.0155x+0.0001x2。胎儿侧与母体侧 灌注分数差值fin-fout(y)与孕周(x)具有相关性,呈二次曲线相关,曲线拟合优度R2 为0.295,方程式为y= -1.318+0.080x-0.001x2。结论:胎盘胎儿侧与母体侧灌注功能存在显著差异,胎盘母体侧灌注分数与孕周具有相 关性。
  • 王雪梅 夏 阳 马 萍 侯建飞 陈文彬 宫铭海 徐崇峻 张 祥 王 平
    解剖学杂志. 2024, 47(3): 200-2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1633.2024.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通过CT血管造影(CTA)与彩色多普勒超声( 彩超)对经远桡介入鼻烟窝区内解剖结构进行可视 化研究。方法:选取局解教学用成人尸体标本对鼻烟窝区结构进行解剖,并对经远桡介入相应大体解剖结构进行观察, 再选取成人双上肢CTA图像及成人鼻烟窝区彩超,在CTA与彩超上对大体观察的结果进行重现,并比较鼻烟窝区 桡动脉在3 种不同方法上的差异和测量鼻烟窝区桡动脉的管径。结果:大体解剖对各部分的结构观察非常清晰,但 对骨性结构与浅层结构的空间关系表现较为困难。上肢CTA对骨性结构、桡动脉及部分静脉可视化效果较好,对肌、 肌腱的可视化效果稍差,无法复显桡神经浅支。鼻烟窝区彩超对动、静脉内径可视化效果较好,较难辨认桡神经浅 支。3 种方法测量远端桡动脉管径的均值为(2.45±0.56) mm,大体解剖、CTA、彩超测量值分别为(2.62±0.55) mm、(2.48±0.62) mm、(2.36±0.20)mm,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肢CTA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的 使用基本可复现鼻烟窝区诸多解剖结构,但对浅筋膜内桡神经浅支及脂肪等组织可视化效果较差。
  • 杨梦怡 张 静 牛世博 马成凤 徐 彧 党 洁 马占兵 霍正浩 陆 宏
    解剖学杂志. 2024, 47(3): 205-2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1633.2024.03.0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指长比(2D︰4D)与胶原蛋白基因家族4 个基因COL4A2、COL5A1、COL6A2、COL10A1 的10 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3809346、rs3825490、rs7984100、rs1134170、rs3128575、rs1042917、rs2839110、 rs3812111、rs1064583、rs2228547)的关联性。方法:采用体质测量法和多重PCR法,分别对2D︰4D及COL4A2、 COL5A1、COL6A2和COL10A1 基因多态性在宁夏地区大学生的分布特征进行比较,并分析其间的关联性。结果: 宁夏女性大学生双手2D︰4D均值均显著高于男性;10 个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性别间均无显著差异; COL4A2基因rs3825490 和rs3809346 位点基因型分别与男性和女性双手2D︰4D显著关联,COL5A1基因rs1134170 位点基因型和COL6A2基因rs1042917 位点基因型分别与女性左手2D︰4D和男性右手2D︰4D显著关联。结论:宁 夏人群2D︰4D的形成可能与COL4A2(rs3809346、rs3825490)、COL5A1(rs1134170)及COL6A2(rs1042917) 基因多态性有关。
  • 张建良 贾光伟 熊 辉 朱 婷 苏 阳
    解剖学杂志. 2024, 47(3): 210-2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1633.2024.03.0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RP11-386G11.10 的表达及其通过调控miR- 1299-3p/ 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分子轴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46 例三阴 性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RT-qPCR 检测RP11-386G11.10 在其中的表达以及在正常乳腺上皮MCF-10A细胞和 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435、CAL-51、BT-549、MDA-MB-231)中的表达。si-NC 慢病毒和si-RP11- 386G11.10 慢病毒感染BT-549 细胞( 即si-NC 组和si-RP11-386G11.10 组),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分别检 测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RT-qPCR 检测感染后BT-549 细胞中miR-1299-3p 和GLUT-1 mRNA 的表达;双荧光素 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RP11-386G11.10 与miR-1299-3p 的靶向关系。RT-qPCR 检测GLUT-1 mRNA 在三阴性乳腺 癌组织中的表达;Pearson 法检测RP11-386G11.10 与GLUT-1 mRNA 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关系。免疫印 迹检测沉默RP11-386G11.10 对BT-549 细胞中GLUT-1 蛋白以及JAK2/STAT3 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癌 旁组织相比,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RP11-386G11.10 的表达显著升高。与MCF-10A细胞相比,三阴性乳腺癌细胞 系(MDA-MB-435、CAL-51、BT-549、MDA-MB-231)中RP11-386G11.10 的表达均显著升高。与si-NC 组BT- 549 细胞相比,si-RP11-386G11.10 组细胞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miR-1299-3p 表达显著升高,GLUT- 1 mRNA表达显著降低。RP11-386G11.10 能够靶向互补结合miR-1299-3p。与癌旁组织相比,三阴性乳腺癌组织 中GLUT-1 mRNA 表达显著增加;Pearson 法分析显示RP11-386G11.10 与GLUT-1 mRNA 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 的表达呈正相关。与si-NC 组BT-549 细胞比较,si-RP11-386G11.10 组细胞中GLUT-1 蛋白表达显著降低,JAK2/ STAT3 通路转导被抑制。结论:RP11-386G11.10 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显著上调,沉默RP11-386G11.10 能够抑 制三阴性乳腺癌BT-549 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miR-1299-3p/GLUT-1 分子轴有 关。
  • 郭 谊 韩 炎 周丽芝 王俊华 马 跃 鲁大鹏
    解剖学杂志. 2024, 47(3): 217-2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1633.2024.03.0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miR-650 是否靶向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1(PCK1)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 殖和糖酵解。方法 :生物信息学筛选出差异表达且与细胞增殖、糖酵解有关的基因。构建稳定过表达PCK1 的 CAL-27 和Tca8113 细胞系,分成Vector 组和PCK1 组。构建稳定过表达miR-650 的OSCC细胞,分成miR-NC 组、 miR-650 组和miR-650+PCK1 组。CCK-8 和克隆形成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裸鼠成瘤实验检测瘤体质量、体 积。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中PCK1 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测定各组细胞PCK1 蛋白表达水平。葡萄糖和乳酸 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内葡萄糖和乳酸变化。数据库预测PCK1 靶标,双荧光酶素报告实验进行验证。 RT-qPCR 测定转染后OSCC细胞中miR-650 的表达。结果: PCK1 在OSCC中表达下调,且与细胞增殖和糖酵解相关。与 Vector 组相比,PCK1 组中PCK1 蛋白水平升高;过表达PCK1 抑制细胞增殖;过表达PCK1 抑制裸鼠移植瘤体积 和质量增长;过表达PCK1 促进细胞葡萄糖产生和抑制其消耗,同时抑制乳酸产生。与癌旁组织相比,miR-650 在OSCC中表达上调。数据库预测及双荧光酶素报告实验证实miR-650 与PCK1 的靶向关系。与miR-NC 组相比, miR-650 组中PCK1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miR-650 通过调节PCK1 表达,促进OSCC细胞增殖,调控 细胞糖酵解。结论: miR-650 可以通过靶向结合PCK1 促进OSCC细胞增殖和糖酵解。
  • 田晓宇 张 雪 白 静 任 静 李月辉
    解剖学杂志. 2024, 47(3): 225-2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1633.2024.03.0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lncRNA LINC01133 在侵袭性牙周炎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qRT-PCR 检测不同正常人群及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中不同炎症状态下牙龈组织中LINC01133、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并用ELISA 法检测其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细胞因子。 构建侵袭性牙周炎细胞模型,通过大 肠杆菌脂多糖刺激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体外培养检测 HGFs 细胞中LINC01133 表达水平的变化。构建 LINC01133 过表达载体,转染HGFs,用qRT-PCR 和免疫印迹检测载体相关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 果:侵袭性牙龈炎患者牙龈组织中LINC01133 呈现低表达,MMP-9、IL-6、TNF-α 呈现高表达,且LINC01133、 MMP-9两者呈负相关。经过炎症细胞模型构建,HGFs LINC01133 呈现低表达,且经过转染后上调LINC01133 的表达,可以抑制MMP-9、IL-6、TNF-α 的表达,从而减轻炎症的发生,改善侵袭性牙周炎的进展。结论:炎 性牙龈组织中的 LINC0113 低表达,提示其参与侵袭性牙周炎的发病过程,且LINC01133 可调控MMP-9、IL-6、 TNF-α 的表达,以调控侵袭性牙周炎的变化。
  • 张 乐 郑亚妮 王荣华 王耿杰 洪环谅 马良赟
    解剖学杂志. 2024, 47(3): 231-2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1633.2024.03.0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缺氧对肺癌A549 细胞外泌体形态、表型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对A549 细胞进行缺氧培养 ( 实验组)和常氧培养( 对照组)后,分别用外泌体提取试剂盒提取外泌体,然后用透射电镜观察其结构形态变化, 免疫印迹检测其标记蛋白表达变化,BCA 蛋白定量法检测外泌体蛋白量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A549 细 胞提取的外泌体直径皆为30 ~ 120 nm,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完整胞膜结构,形态规则,内含低密度物质,边缘 比较清晰;实验组中A549 外泌体的CD9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是CD81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BCA 检测结果显示,A549 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蛋白量与接种细胞数呈线性关系,在缺氧状态下A549 细胞分泌外泌 体的蛋白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缺氧导致肺癌细胞A549 外泌体CD81的表达增多,细胞分泌外泌体蛋白量 增多,提示缺氧状态下的A549 细胞具有更强的远处转移能力。
  • 周 娟 崔 毅 唐金勇 文浩杰 薛金梅
    解剖学杂志. 2024, 47(3): 235-2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1633.2024.03.0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通窍汤加减对过敏性鼻炎(AR)模型大鼠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T 细胞免 疫球蛋白域黏蛋白域蛋白-1(Tim-1)表达的影响。方法: SPF 级SD大鼠,建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 高剂量组以及地塞米松组。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ELISA 法检测IFN-γ、IL-4 水平,H-E 染色观察大鼠鼻黏 膜组织病理学形态结构,Real time-PCR 及免疫印迹检测sPD-L1、Tim-1 mRNA 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健康组相比, 模型组行为学评分、IL-4 水平、Tim-1 mRNA 及蛋白表达均升高,IFN-γ 水平、sPD-L1 mRNA 及蛋白表达均降低; 与模型组相比,低、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行为学评分、IL-4 水平、Tim-1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IFN-γ 水 平、sPD-L1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与地塞米松组行为学评分、IL-4 水平、Tim-1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IFN-γ 水平、sPD-L1 mRNA 及蛋白表达均升高;与高剂量组相比,地塞米松组行为 学评分、IL-4 水平、Tim-1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IFN-γ 水平、sPD-L1 mRNA 及蛋白表达均降低。模型组可 见鼻黏膜下层水肿,并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以及地塞米松组均有所改善。 结论:通窍汤加减对模型AR大鼠具有提高血清sPD-L1 水平,以及降低Tim-1 水平和调控Th1/Th2 水平比例的 功效。
  • 李 丹 斯依提·阿木提 恰合班·恩特马合 刘艳梅 孟新玲
    解剖学杂志. 2024, 47(3): 240-2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1633.2024.03.0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外源性胆红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作用及其对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 假手术组、模型组(I/R 组)、5 mg/kg 胆红素组(I/R+5 mg 组)、10 mg/kg 胆红素组(I/R+10 mg 组)和15 mg/kg 胆红素组(I/R+15 mg 组),造模前连续给药7 d,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I/R 模型。造模 24 h 后取材,氯化三苯 基四氮唑染色测定脑梗死面积,H-E 染色观察大鼠脑梗死区域病理改变,TUNEL 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凋亡细胞,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脑p-caspase 3 水平。结果:与I/R 组相比,I/R+10 mg 组脑梗死面积显著降低;与I/R 组相比,I/R+5 mg 组和I/R+10 mg 组脑组织形态较为正常;与I/R 组相比,I/R+10 mg 组脑组织TUNEL 阳性细胞 数量显著减少,I/R+5 mg 组、I/R+10 mg 组和I/R+15 mg 组脑组织p-caspase 3 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结论:外 源性胆红素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预防作用,其保护机制与抑制凋亡有关。
  • 朱春梅 索 娜 张亚美 李文哲
    解剖学杂志. 2024, 47(3): 244-2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1633.2024.03.0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忍冬藤提取物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模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 型组,忍冬藤提取物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均建模,建模成功后,低、中、高剂量组分别 给予50、100、200 mg · kg-1 · d-1 忍冬藤提取物,灌胃12 周,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对比各组双 能X 线摄片结果、骨痂组织H-E 染色结果、骨密度、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血清炎症因子即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应用免疫印迹和RT-PCR 检测骨痂组织Wnt3、β-catenin 蛋白和mRNA表达 水平。结果:双能X 线摄片结果显示,模型组骨折线清晰、骨痂生长明显;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骨 折端缝隙以及骨痂体积减小,高剂量组骨折愈合最佳。H-E 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可见软骨性骨痂,成熟的骨小 梁细胞较少,骨小梁排列紊乱;低、中、高剂量组,组织病理变化有程度不同改善,骨小梁数目逐渐增多,排列 趋于有序。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密度、ALP及Wnt3、β-catenin 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血清 TNF-α、IL-1β 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骨密度、ALP及Wnt3、β-catenin 蛋白和mRNA 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血清TNF-α、IL-1β 水平显著降低。结论:忍冬藤提取物可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模型骨 折愈合,其机制可能与其能激活Wnt/β-catenin 通路有关。
  • 综述
  • 吴家玮 杨向群
    解剖学杂志. 2024, 47(3): 249-2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1633.2024.03.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成熟心肌细胞缺乏再生能力,减少心肌缺血后的心肌细胞死亡、促进心肌细胞再生是治疗心肌梗死的关键。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淋巴引流在心肌再生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心肌梗死发生后,促进淋巴管的生 成可及时控制和消退炎症反应,有利于心脏的修复与再生。反之,若淋巴管功能缺损,则心肌水肿和纤维化加重。 因此,了解心脏淋巴管的生成过程及其机制十分重要。笔者综述了心脏淋巴管的基本结构、来源以及功能,淋巴 引流在心肌损伤后的作用,并总结了几种与淋巴管生成有关的分子机制,为从淋巴系统的角度促进心肌再生提供 潜在思路。
  • 梁诗维 宋 芳 宫晓玲 赵紫薇 杨美霞 栾兆进
    解剖学杂志. 2024, 47(3): 253-2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1633.2024.03.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然流产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不明原因自然流产与母胎界面免疫微环境有关。蜕膜巨 噬细胞(DM)来自于母体,是母胎界面第2 丰富的免疫细胞,在重塑螺旋动脉、维持母胎免疫耐受和调节滋养细 胞生物学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滋养细胞是惟一与母体蜕膜直接接触的胚胎细胞,在母胎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 具有类似于肿瘤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行为。研究证明,DM与滋养细胞存在细胞间的串扰作用,一方面DM影响滋 养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另一方面,滋养细胞调控DM极化,并且自然流产患者母胎界面DM和滋养细胞之间 存在串扰异常。现系统阐述DM和滋养细胞的功能,以及两者间串扰异常对自然流产的影响,为研究母胎界面在 自然流产中的发病机制,以及找寻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 技术方法
  • 邓良杰 胡徐意 骆锦辉 刘健华
    解剖学杂志. 2024, 47(3): 258-2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1633.2024.03.0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教学研究
  • 李 甜 廖礼彬 张馨怡 王鹤洁 白生宾
    解剖学杂志. 2024, 47(3): 260-2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1633.2024.03.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袁瑶薇 李 健 王晓慧 姜国华 刘 洋
    解剖学杂志. 2024, 47(3): 263-2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1633.2024.03.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魏艺颖 梁燕青 赵雪丽 王 晖
    解剖学杂志. 2024, 47(3): 265-2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1633.2024.03.0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谭小华 吴研科 潘爱华 刘俊文 张 彬 黄 河
    解剖学杂志. 2024, 47(3): 267-2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1633.2024.03.0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高赛红 张红叶 杨迎春 张小良 任安琪 乔海兵
    解剖学杂志. 2024, 47(3): 269-272. https://doi.org/R3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林加福
    解剖学杂志. 2024, 47(3): 272-2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1633.2024.03.0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李一帆 王春刚 葛 斌
    解剖学杂志. 2024, 47(3): 274-2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1633.2024.03.0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问题讨论
  • 胡徐意 王 军 赵振富 蒋 威 蔡 松 邓良杰 骆锦辉 刘健华
    解剖学杂志. 2024, 47(3): 276-2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1633.2024.03.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熊 滨 薛睿蕊 曾骏豪 王 楠 潘爱华 陈 旦
    解剖学杂志. 2024, 47(3): 278-2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1633.2024.03.0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变异畸形
  • 杨新东 陈乐陶陶
    解剖学杂志. 2024, 47(3): 281-2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1633.2024.03.0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李杨洋 史皓嘉 王宏辉 崔海敏 冯宇鹏
    解剖学杂志. 2024, 47(3): 282-2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1633.2024.03.0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李立新
    解剖学杂志. 2024, 47(3): 282-282. https://doi.org/0.3969/j.issn.1001-1633.2024.03.0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